这几句经文的大意是说:魔王波旬知道菩萨要成道了,于是率领魔子魔孙等,前来百般破坏菩萨的清净行。但菩萨并不为之所动,最终以智慧力和慈悲力降伏了魔军。
“魔率官属,而来逼试”:魔王波旬带领魔子魔孙来到菩提树下,逼恼扰乱菩萨成就佛道。
“制以智力,皆令降伏”:这是说,菩萨以正智及神通等力,令诸魔众悉皆降伏。“智”指正智。“力”,即神通力、慈悲力等。
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中记载,菩萨在菩提树下发愿成佛时,第六天的魔宫自然动摇。魔王波旬心大懊恼,而自念言:“沙门瞿昙,现在树下,舍离五欲,端坐思惟,不久当成正觉之道。他如果能够成就佛道,便能广度有情,众生就会脱离我的掌控。我应该在他未成道时,前往坏乱阻止。”
于是,魔王波旬派了他的三个女儿——染欲、能悦人和可爱乐,前去扰乱菩萨。然而,菩萨丝毫不为其所动。魔王知道自己的女儿们没有得逞,于是亲自带领魔兵魔将,用刀枪剑戟种种武器来祸乱菩萨,但终不能动菩萨一根毫毛。菩萨以智慧力和慈悲力降伏魔已,放大光明。
菩萨彻证了真空之理,知道魔王也是幻化不实的,所以历劫的修行功德,才不会被魔王所破坏。
这是说菩萨降伏了魔众之后,契入证得了诸法平等、空有不二、理事一如的境界,成就了至高无上的正觉佛果。
“微妙”:佛法的真理甚深玄奥,不是分别计度所能了知的。只有真学实行,才能彻证佛法的微妙真谛。声闻、缘觉、菩萨和佛所证的智慧功德,有着大小的差别。声闻乘的阿罗汉和缘觉乘的辟支佛,只断尽了三界的见思惑,因此名为“正觉”。菩萨则更进一步,破除了尘沙惑,称为“正等正觉”。菩萨位满以后,尽断无明惑,才名为“无上正等正觉”。打个比喻来说,声闻缘觉所证得的智慧好比初十的月亮,菩萨所证得的则如十三、十四的月亮,只有佛所证的智慧,才如十五的月亮,圆满无缺。感天动地求正觉,
欲成佛道降心魔。
制以智慧慈悲力,
我辈精进念弥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