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愿的大意是说,法藏比丘发愿:设我成佛之时,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,听闻到我的名号,即能得至不退转。如果此愿不成就,我便不取正觉。
“他方国土诸菩萨众”:显示此愿所加被的对象是十方国土的诸菩萨众。
“闻我名字”:“闻”指听闻,在此也包含了“信受”的义。
“不即得至不退转者,不取正觉”:正式说明闻到阿弥陀佛名号所得的利益。“即得”,彰显不隔于念,非异时方得。梵语“阿毗跋致”,华言“不退转”。简单来说,即是指功德善根不再退失。从诸经所说来看,“不退转”有“现在不退”与“往生不退”之别。
现在不退,多指信心不退。如《阿弥陀经》所说: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,是诸善男子善女人,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说到往生不退,这是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的不退。如《佛说无量寿经》后文所说:“诸有众生,闻其(阿弥陀佛)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转……”
法藏比丘为何要发此愿呢?
我们知道,菩萨道久修难成,历劫修证,时有退转。如舍利弗尊者在因地时,曾发大心行菩提道。一天,有位天人为了考验他的发心,便化身为一男子向他乞要双眼。舍利弗尊者在布施双眼后,男子不但没有道谢,却生嫌恶,将乞得的眼珠弃地践踏。舍利弗尊者发现众生如此难度,便退失了大乘菩提心。
法藏比丘正是因为观见十方世界诸菩萨众,在修行佛道当中时有退心,且得不退转者如凤毛麟角,故而心生悲悯发此愿言:十方世界诸菩萨众,“闻我名字,不即得至不退转者,不取正觉。”
从这一愿可以看出,仰仗阿弥陀佛大愿功德力的摄持,信愿持名即容易获得不退转。如《十住毗婆沙论》所言:“若人疾欲至,不退转地者,应以恭敬心,执持称名号。”因此说,信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,乃是圆顿直超不可错失的成佛捷径、妙庄严路!
可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