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满行宗

2018-12-01    作者:释善来(苑部)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圆满行宗

 

文图/释善来(苑部)

菩提点滴·普寿道风·善来画·2.jpg 

2018年8月8(农历六月廿七日),今天圆满了一个善业——师父的课《行宗记》,历时五年,终于圆满了。

 

从2013年8月26日至今,2018年6月27日(其中有两年闰月),整整五年的时间,共421讲。我听了共420讲,也许这就是圆满中的不圆满吧,未成佛前总会留点不圆满的缺憾。这第421讲也圆满了我六年学戒的最后一课,也许多年后的某一天,我会回想起我曾经是《行宗记》的当机众。

六年学戒,我用五年的时间学完三大部中的一大部,也许有人会觉得效率不是太高。但我觉得,用五年的时间学会一种修行方法是太高效了!因为师父的课是德育课,总能在弟子们迷茫时给予不共的加持和正确的指导。五年的修学,弟子们都成长了:从第1节课到第421节课,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,到现在我也明白之乎者也是啥意思了;从一开始的抬头、低头照着屏幕抄笔记,到现在我终于告别“速记员”的职业了(期间,我也尝试了各种学习方法,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有效的方法,那就是佛说的——制心一处);从一开始的点头赞叹打瞌睡,到现在听得法喜充满,津津有味!

 

那天和培训班的同学座谈,一个同学问我怎么学习?我挺惭愧,感觉自己真的学得不怎么样,但也得回答:“上课认真听,讨论课认真听,考试时把书一字不落地看一遍,给同学叨咕叨咕,听同学叨咕叨咕。上课认真听,80%就没问题了。”其实,这六年在学习上用的功夫最少,只能说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”

同学又问:“您上课困吗?怎么才能上课不困?”我说:“我上课几乎不打盹。”其实这事并不难,但对有的人却难如登天。我说:“当你对它感兴趣时,你爱听就不困。我把师父上的每节课都当成最后一节课去听。师父年纪大了,不知道还能讲几节课,我也不知道还能听几节师父的课,所以我把每节课当作最后一节课去珍惜,那还能困吗?”

一开始上课不打盹,认真听,是有考试这个动力;但现在却是被师父的悲心所感,尤其这两年,也许是自己长大了,特别能理解师父的不容易。去年在清泰园,师父的会议特别多,师父就提前把课录好给我们听。有一次师父高烧40℃,还坚持讲课,那节课讲“未满二十受具戒”,数胎月,我这没发烧的算到最后脑袋都大了,师父顶着那么高的温度,不仅算出来,还讲出来,这意志力用“强”这个字已经无法表达它的程度了。今年安居,师父又是特别忙,所以只要师父有时间,随时随地就通知上课了。如果是以前的我,多多少少会抱怨:“怎么总是这么无常?就不能有个固定的时间上课吗?”现在我理解师父要给我们上课是多么不容易!所以师父啥时候上课,弟子就随叫随到,时刻准备着。用这样的心情去听课,能困吗?

曾经有一次听课,心中特别法喜,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。在明亮的法堂里,我有一张桌子,一个蒲团,一本《行宗记》,听着师父的课,此生足矣!

 

今天不仅是圆满《行宗记》讲述的日子,也是十几年来,师父日复一日、逐字逐句圆满讲述“三大部”的日子。看着回放的视频,那一幕幕有你、有我,有陌生、有熟悉,有法喜、有感动... ...修供养的时候很多人都流泪了,其中有我一个。让泪水自然流吧:“具德恩师座下我顶礼... ...师身寿康法永求加持。”感恩有师父伴随成长的六年!师父是一棵永不衰败的“菩提树”,给众生带来清凉。有句话叫“大树底下好乘凉”,在师父这棵大菩提树的庇佑下,更不会有热恼。虽然自己现在还不是参天菩提树,但也愿做一片菩提叶,给众生带来一片清凉。

最后,师父以一首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:“不为名利读此书,但以尘露益山海,倘能为法利自他,赴汤蹈火愿去来。”这就是善知识的大悲大愿!

2018年8月23(农历七月十三日),在观堂完成了最后一次《行宗记》考试。监学师父很慈悲,考题特别简单,简单到脑袋不用转弯,因为一转弯就错了。也许这最后一次考试要告诉我们“直心道场”吧。这么简单的考题,若是培训班、预科班答题,得满分的恐怕不少;可我们是本四级了,这次考完就毕业了,又有多少满分呢?为什么呢?想多了!所以这次考试,监学师父又和我们做了一次游戏。

五年来,经历了无数次各种类型的考试。也许多数人对考试具有排斥心理,有时候卷子发下来,得的分数很少,觉得付出和所得没成正比,就开始抱怨题出得难。但我却要感恩考试,因为不考试,我都不知道学啥了!监学师父曾说过:“看书要通看,不要压题,那是大海捞针。宣祖就是因为通看了,才作出三大部。如果只是为了考试,走马观花似的看看书,压压题,考完试还是什么也不知道,记忆中只是零星的碎片,根本穿不成线。”多么婆心切切的叮咛啊!    

一开始,考试是一种动力,引导力。因为要考试,我上课不能睡觉,要好好听,好好复习。现在我知道,学并不是为了考,更重要的是为了修,为了证!今天是最后一次考试,答完这张卷,我就圆满了五年的《行宗记》,也圆满了六年的学戒。但修行这张考卷还没答完,这场考试的时间是尽形寿,乃至尽未来际,请不要提前交卷。

菩提点滴·普寿道风·善来画·3.jpg



上一篇:虽然今天毕业,但修行没有毕业

下一篇:略谈慈舟大师三宗齐入思想的继承与延伸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