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四十一

2022-09-14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9.14(农历8.19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四十一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备览》“五戒”中“预习发戒”的“第三支依境发心”。



备览  第三支  依境发心



此支主要说明受戒时如何依所缘的境来发心。



备览  事钞云:“次令发戒。应语言:当发上品心,得上品戒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如诸律论多言上品。前引多论,但云增上。彼论又于五十具中,各分上中下心,则为九品。然是通论心之浓薄,亦不明示三品之相。此中欲令受者知心限量,故约文义次第明之。独此精详,余皆不述。劝发唯言上品,故知中下,非是正意。为显上品,令知优劣。”



《备览》引《行事钞》里的文说:其次,教令受戒人感发戒体。戒师应告诉受者说:你现在应当发上品心,这样就能得到上品戒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如诸部律论当中,大多教导受戒人发上品心。前面引《多论》也说,令于一切境上起慈悯心,便得增上戒。彼论又将五戒、十戒以及具足戒的受戒发心,各分为上中下三品,共计九品。然而只是通论发心的殷重与浮薄,并没有明确显示三品心的相。现在想令受者了知不同的心相,最终得到上品戒,所以约文就义次第说明上中下三品心。这部分内容,唯有《行事钞》阐释得细致全面,其他论著都不曾叙述。虽然有三品发心,但戒师在开导受者时只说“当发上品心”,由此可知中下两品心并非受戒的根本目的。之所以一并说明,是为了突显上品心的殊胜。



备览  事钞云:“毗跋律曰: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,众生皆惜寿命。以此事受,是下品软心。虽得佛戒,犹非上胜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下品中,言求道者,所期果也。救众生者,所修行也。然虽救生,行有深浅。一不害彼命,二以法开导,三令得究竟度。前不得后,后必兼前。约义推之,初但护命,不令得脱,即二乘心。前云求道,正据小果。中品所修,以法开解,自他两利,度非究竟,卽小菩萨。虽期佛果,行处中间,望前虽胜,比后犹劣。上品引导令至涅槃,同归佛道,即大菩萨行。准沙弥篇三位配之,恰然符合。学者至此,宜须明辨三心所期行果分齐。



接下来,《行事钞》引《毗跋律》说:发心志求圣道,为救护一切众生,因为众生都爱惜自己的生命,以此发心受戒则属于下品软心。虽然可以进受佛戒,但并不能得到最殊胜的上品戒体。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下品心中所说的“求道”,指所期获得的道果。“当救一切众生”,是所修之行。然而虽然都是救度众生,但行持有深浅的不同。一是不伤害众生的性命;二是用佛法来开示引导众生,令众生开启慧解、断恶修善;三是令众生解脱成佛,得到究竟的安乐。这三种行持,前行不能包含后行,但后行必然兼摄前行。


约义推究,初行只是护惜众生的性命,并非志在帮助众生得到究竟的解脱,此是二乘人的发心。前面《毗跋律》中所说的“求道”,正是就这种小乘果位来说的。中品度生行,能以佛法开启众生的慧解,自利利他,但度生尚未达到究竟圆满,属于小菩萨行。此行虽然远期佛果,但仍然处于大小二乘之间,对比前面小乘人的发心,虽然较为优胜,但与后面的大菩萨相比,仍属低劣。上品度生行,引导众生令至涅槃彼岸,同归一乘佛道,此即大菩萨行


此三行与《行事钞》“沙弥别行篇”所说的小乘人行、小菩萨行、大菩萨行三位次第配之,恰好相符。大家学到这里,应当能够清楚辨别上中下三品心各自对应的行持及道果分齐。



补充说明  准沙弥篇三位者,即今编中别行篇三观之文。



弘一律师补充说明,《资持记》中所说的“准沙弥篇三位”,即现在《备览略编》“别行篇”中所讲的“性空观、相空观、唯识观”三观之文。



备览  事钞续云:“余二就义明之。云何中品?若言我今正心向道,解众生疑,我为一切作津梁,亦能自利,复利他人,受持正戒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中品中,初明期果,须约佛乘。解下期行,明兼两利。津梁是喻。众生堕疑,故受生死,能为开解,令彼得度。生死如津,我身如梁,法喻可见。”



《行事钞》继续说道:其余中上两品发心,律中无文,现在约义加以说明。怎样发中品心呢?如果受者说,我现在正念一心求于佛道,为了解除众生的疑惑,我愿为一切众生作生死苦海中的桥梁,既能自利也能利他,以此心受持佛戒,名为中品心。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中品心中,开头所说的受戒人所期的道果,须约一佛乘来论。“解众生疑”以下,为所期之行,说明兼有自他二利。“津梁”是比喻。众生无始劫来堕在疑网当中,所以枉受生死轮回之苦。若能开启众生的慧解,断除众生的疑惑,便可令彼得度生死。生死如水,我身如桥梁,这是以法合喻,义理明显可见。


可谓:


依境发心有三品

中下非为胜戒因

学者识得此中意

精进勇猛发大心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四十二

下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四十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