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十八

2023-05-16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十八2023.5.16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戒体门“所发业体”中“显立正义”的第一支“实法宗”。



备览  业疏续云:“如律明业,天眼所见,善色恶色,善趣恶趣。随所造行,如实知之。以斯文证,正明业体是色法也。”


济缘释云:“二引律显正中二。初引文。以下次取证。若此明色,乃佛本怀,诸论争分,未穷斯意。况弘论者,罔测可知。”



《备览》继续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:如《四分律》中在阐明业相时说,用清净的天眼能见到众生造作善业或者恶业,以及由此感招的善恶趣果报。随众生种种造作施为及相应所得的果报,都能如实了知。以此律文可以证明,业体是色法。

 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第二段引律文显示无作戒体为色法中有两点要义,一是引用律文,二是取证。如果用这段律文来证明无作戒体是色法正契佛的本怀,那么诸部论主对于无作戒体的争相分辨、见解纷呈,便都未能彻底了达律文的实义。更何况那些弘扬论典的人,可想而知也都是在妄测佛意。



备览 业疏续云:“如上引色,或约诸尘,此从缘说。或约无对,此从对说。虽多引明,用显业色,然此色体,与中阴同,微细难知,唯天眼见,见有相貌,善恶历然。岂约尘对用通色性。诸师横判,分别所由,考其业量,意言如此。”


济缘释云:“三斥前诸说中三。初牒前所立。或约诸尘,谓无作假色判归法入,即是法尘。此对作戒色声二尘,故云此从缘说,缘即作戒。或约无对,谓无作体是不可见无对。即翻作戒二种有对,故云此从对说。虽下次斥其不达。仍举中阴例显业色,无色天报,类亦同之,如来由此说业为色。诸师不晓,立义强分,故云岂约尘对等。诸下三结其妄判。即上六位分别。”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六



《羯磨疏》继续说:如前面实法宗引文证明无作戒体是色法,或约六尘来论,说无作戒体属于法尘,这是相对于感发无作戒体的缘——作戒来说的。或约有对无对来论,说无作戒体是不可见无对色,这是相对作戒的体都是有对色来讲的。虽然实法宗从多方面引证说明无作戒体是色法,然而此色法的体性与中阴身相同(中阴身,通俗地说是指有情一期生命结束后到下一期生命开始之前,这中间所存在的五蕴身),是微细难以了知的,唯有天眼可见。天眼能清楚分明地看见中阴众生种种相貌以及所作的善恶果报。这哪里是约诸尘,或者有对无对,来释通色法的体性呢?实法宗诸师不合正理地分判无作戒体是色法的缘由,考究他们对无作戒体的度量,不过是师心自裁罢了,不合于佛的本怀。

 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此第三段破斥前面实法宗的各种说法中,主要讲了三点内容:

 

第一,牒示前面实法宗诸师所立的观点。疏文的“或约诸尘”,指多宗认为无作戒体是假色,判归法入(法尘)所摄。此是相对于作戒体是善色善声,属于色声二尘来讲的,所以说“此从缘说”。“缘”,即指作戒。“或约无对”,这是说实法宗认为无作戒体是不可见无对色。这是翻作戒体的两种有对色,即可见有对色(色尘)和不可见有对色(声尘)来说的,所以疏文说“此从对说”。

 

第二,“虽”字以下,斥责实法宗诸师没有真正了达无作业体。疏文依然举中阴身为例来显示业体的色,无色界天人的报体,也属于此类。佛陀在律文中说业体为色法,这个色是细色,仍然可以通过天眼明见。但多宗诸师并不知晓,自立多种色义强作分辨,所以疏文斥责说:“岂约尘、对用通色性?”

 

第三,“诸”字以下,总结显示实法宗诸师对无作戒依于色法六位加以分别,都是妄自分判。


可谓:


随机显体曰色法,

名同义殊差别大。

恒顺众生多善巧,

常随佛学作菩萨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一句弥陀是归航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