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九十六

2023-09-26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九十六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在家备览》。今天接着来看戒体门圆教宗的内容。



备览  故下引证。即法华开显文也。经云:我此九部法,随顺众生说,入大乘為本。十二部中九部属小乘同归一佛乘故 又云:声闻若菩萨,闻我所说法,乃至于一偈,皆成佛无疑。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十方皆尔不独释迦无二亦无三,大小相对为二三乘相对为三除佛方便说。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,说佛智慧故。余乘修证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 



《备览》引《济缘记》的文说:疏文的“故经云”下是第二节“引证”,即引用《法华经》中开权显实的文作证明。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中佛说:“我此九部法,随顺众生说,入大乘为本。”大意是:佛说的小乘九部法,即修多罗、祇夜、伽陀、本事、本生、未曾有、因缘、譬喻、优波提舍等,都是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方便宣说的,皆以引导众生入于大乘为根本。小字说明:这是因为佛所说的十二部经中有九部属于小乘,但同样归于一佛乘的缘故。十二部,即小乘九部,加之方广、授记与无问自说。


《法华经》中佛又说:“声闻若菩萨,闻我所说法,乃至于一偈,皆成佛无疑。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”这两首偈的大意是:不管是小乘的声闻,还是权教的菩萨,只要听闻到佛所说的法,乃至于只听到一首偈颂,都必将究竟成佛。在十方佛土中,实际只有一佛乘(十方诸佛都是如此,不只是释迦佛),没有大小二乘,也没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。除了佛为随顺众生的根机,而方便宣说。只是用二乘、三乘等种种假名来引导众生,最终的目的,还是为了宣说佛的究竟智慧,即圆满的一佛乘。二乘、三乘所修证的因果、色非色等法,都是方便与假名而已。



既下劝修二。初句蹑上开悟。由识前缘,若起毁犯,即是犯自心故,增妄业故,沦生死故,污佛种故,退菩提故,失功德利故。大小经论广劝奉持,虽不显彰,圣意在此。若不知此,得失尚微。既知此已,所获既深,所失亦大。理须谨摄,不可微纵。



疏文的“既知此意”下是第三节,劝勉修行人奉持戒律修行大乘。又分两小节。第一句“既知此意”,是接着前面的开始觉悟来说的。由于已经了知了尘沙万境都是唯心所造,所以若在境上毁犯净戒,就是染污了自性的清净心,增长虚妄之业沉沦生死不得出离,染污成佛的种子,退失菩提心,失去种种功德利益。


大小乘经论都广泛地劝勉我们奉持戒法,虽然没有明确地彰显这一道理,但大圣佛陀制戒的本怀就在于此。如果不了知这个道理,得失还是微小的。既然已经了知,就会明白持戒的功德既深,毁戒的损失自然也大。因此,依理必须谨慎地摄护戒体,不可稍许放纵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违背戒行。



当下结劝奉持。命与浮囊世人所重,且举为喻。诸经论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皆忘生护戒,则寿命浮囊亦未足为重也。文云即本律文。宁死不犯,不啻命故。涅槃罗刹乞浮囊乃至尘许,菩萨不与,譬护小罪。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六



疏文的“当护如命”下是第二小节,结示劝勉修行人奉持戒律。性命和渡海的浮囊都是世人所爱重的,在此暂且举出作为比喻。诸部经论中所说的鹅珠比丘、草系比丘、海板比丘等,都是不惜生命来守护戒体的。就护戒来讲,性命与浮囊也就不足为重了。


“文云”,指《四分律》里的文。“宁死不犯”,这是说爱护戒体,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。《涅槃经》中罗刹向菩萨乞求渡海的浮囊,乃至微尘般大小菩萨都坚决不与,这是比喻菩萨慎护微细戒,如同重戒一样。


可谓:


二乘三乘方便说,

究竟一乘终成佛。

了知三界唯心现,

护戒如命渡爱河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了解五台山(一)

下一篇:恒守正念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