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一二一

2024-03-20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一二一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在家备览》。前面已经了解了受随两种无作的五个相同点,今天来看二者之间的四点差异。



备览  业疏续云:“次明四异。初总别异。受但虚愿,欲于万境不造恶也。法界为量,可一念缘,岂非总发?随约实行,非顿唯渐,故别如上。二长短异。受体形期,悬拟防故,说之为长。随无作者,从行善生,与方便俱。心止则住,故名短也。三宽狭异。受体相续,至命终来,四心间起,本戒不失,故名宽也。随无作者,唯局善性,防非护本。彼恶无记,不顺受故,义非说有,故名狭也。四根条异。如前二作,可以除疑。”



《备览》继续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:接着来说明受随两种无作的四点差异。


一、总别异。即总发和别对的差异。受中的无作只是以虚通的心,遍缘法界而发起的“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”的愿,目的就是于一切情非情境上不造作恶业。以十方法界作为发戒的境量,可用一念心来缘念,这难道不是总发吗?随行中的无作则是约实际行持来说的,不是顿时发起,而是随所遇境缘分别生起防护对治,从而发起无作,因此它与受中的无作,就有了前面所说的总发和别对的区别。


二、长短异。即时间长短不同。受中的无作戒体是尽此一期身形寿命,悬远地防范未来的过非,所以说时间较长。而随行中的无作是从身口意三业造作的善法而生的,与随行中的作戒同时生起。能对治过非的心停下来,无作戒体的业性也会随之停止,所以说随行中的无作存留的时间较短。


三、宽狭异。即宽广和狭窄的不同。受中的无作戒体从发起后相续起用,直至一期寿命结束。在这期间受想行识四心,随着善、恶、无记三性,间错生起,但本所受的无作戒体不会失掉,所以名为“宽”。随行中的无作戒体唯局于善性,能禁防过非,摄护原本所受的戒体。因为恶性和无记性,不顺于原本所受的戒体,约义来说没有此类随无作,所以名为“狭”。


四、根条异。即根本和枝条的不同。如同前面受随二作的解释一样,可以借用彼义来解除大家的疑惑。也就是说,受无作为根本,随无作依于受无作而生起,因此称为枝条。



济缘释云:“二中,以随无作与作同时,故心止则住。若尔,何以前云此善常在?答:此望不复对防,前据已作不失。既不能防,则非随戒,但名为善。不同受体终身能防,由本期故。三中,四心通三性,三心无记,行分善恶。文中受约四心,随简三性,上下互举耳。四中,指前受根随条,不殊二作故。”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六

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第二长短异中,由于随行中的无作戒体与作戒的体同时生起和落谢,因此疏文说“心止则住”。如果这样,为什么前面说“作用既谢,此善常在”呢?回答:这里是就无作戒体不再起对治防护来说的,而前面则是根据已经生起的无作业性在阿赖耶识中常住不失来论。既然不能产生对治防护,那么就不能名为随戒,只能称之为“善法”。不同于受中的无作戒体,终身都能防非止恶,因为它原本的要期即是尽形寿的缘故。


第三宽狭异中,说到受想行识四心通于善、恶、无记三性,其中受想识三心属于无记性,行心分为善性和恶性。疏文中说,受无作约受想行识四心来说,随无作则简别善、恶、无记三性,这是为了避免语句重复,而于上下文中互举不同的言词来说而已。


第四根条异中,疏文的“如前二作”,是指受中的无作为根本,随中的无作为枝条,与前文所讲的受随二作的根条异相同。



资持云:“初中,受但起心故可总发,随是造修止得别发。二中,言随无作事止则无者,非无无作。但由随戒,随作防非。作谢善在,无防非能,不名随戒,故云无耳。前疏云此善常在,文证明矣。”见事钞记卷十六



《备览》又引《资持记》的文解释说:第一总别异中,受中的无作只需要起心遍缘十法界情非情境来发起,所以说是总发。而随中的无作则是对境时的造作修持,只能针对别别的境而发起。第二长短异中,说到随中的无作“事止则无”,并不是说对境防护停止后就没有无作了。只是因为随中的无作是从作戒生起的,并随着作戒来禁防过非,作戒落谢后,无作戒的善种子仍然存在,但没有现起对境防非的功能,所以不能名为随戒,因此疏文才说“无”。前面疏文说“此善常在”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
可谓:


二种无作有四异,

总发别对辨清晰。

发心广大利群生,

多闻多思学相继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春 分

下一篇:看你活得挺轻松的,怎么做到的?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