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我们继续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。今天来看第十大愿中“正明回向”的第二点:发心代众生受苦。
癸二、发心代苦 经 文 若诸众生,因其积集诸恶业故,所感一切极重苦果,我皆代受。令彼众生悉得解脱,究竟成就无上菩提。 此段经文的大意是:众生因为造作恶业而感招极重苦果,普贤菩萨发心皆悉代受。并愿以种种方便,帮助一切众生解脱生死,究竟成佛。 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说:“此心人所难发。因无广大心,无成佛意,故不能代苦。若欲成佛,必能度众生而代其苦。”可见,代众生受苦之愿,不是人人都能发起的。只有真发了“成佛利益众生”心的人,才愿意代众生受苦。 菩萨为什么要代众生受苦呢? 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菩萨见诸众生造作恶业,受诸重苦,以是障故,不见佛、不闻法、不识僧,便作是念:我当于彼诸恶道中,代诸众生受种种苦,令其解脱。菩萨如是受苦毒时,转更精勤,不舍不避,不惊不怖,不退不怯,无有疲厌。何以故?如其所愿,决欲荷负一切众生,令解脱故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众生若造作极重恶业,便会障碍自己得见三宝、解脱生死。菩萨出于悲悯众生的缘故,而发愿代众生受苦,目的就是为了度化众生,令其究竟离苦、解脱成佛。 根据《行愿品亲闻记》等所说,菩萨代众生受苦,有七种义: 一者,悲心好乐故。世人往往有以情爱代苦者,菩萨以同体大悲代众生苦。 二者,作增上缘故。菩萨修诸苦行,破除身见,为众生所羡慕,作增上缘。如如来雪山六年苦行之类。 三者,留惑润生代苦。菩萨能了生死,但为了度化众生而不了生死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 四者,杀恶众生代苦。如众生欲作大恶,菩萨杀之。自堕免彼堕故。 五者,处恶趣代苦。如如来往劫大旱时,变为摩竭陀大鱼,以肉施众生等事是也。 六者,同真。谓愿是修善,苦是修恶,二修皆是性具,所以说同真。以即真之大愿,潜至即真之苦处,令彼潜消,即名为代。 七者,自他无异故代苦。以法身同故,彼苦即我苦。然与菩萨有缘者,得菩萨代苦。又者,有可转之业可代。其有不可转之业,受苦不知悔改者,不能感应道交故,非菩萨不代。 从以上七义可以看出:菩萨为了拔济救度众生,以种种方便与苦行代众生受苦。然而,菩萨虽有代众生受苦的悲心与大愿,众生若无惭愧忏悔心,以及决定断恶之心,也是无法与菩萨感应道交,得到利益的。 再来看这一大愿的最后一科:总结无尽。 辛三、总结无尽 经 文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回向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。 此段经文彰显了普贤菩萨普皆回向的广大愿心:即使虚空界尽、众生界尽、众生业以及众生烦恼都穷尽了,我此“普皆回向”的行愿也没有终止穷尽,并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永无疲厌。 第十大愿“普皆回向”,我们就简单学习到这里。通过学习,希望我们能够不断扩大心量,去除由狭劣自私所产生的障碍,修集广大善业功德,普皆回向一切众生:离苦得乐,共成佛道! 可谓: 前九大愿诸善业, 普皆回向去狭劣。 点点滴滴不保留, 广利有情三千界。 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纪念上妙下德老和尚
下一篇:每个遇见的背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