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何以幸福 ——从人生知足与不知足说起

2018-07-01    作者:金石(山西太原)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世界智慧日·智慧和人生

 

人生何以幸福

——从人生知足与不知足说起

 

/金石(山西太原)

 

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稳之处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《佛遗教经》第十章

 

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,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。所以,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: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有一本书叫作《幸福是什么:全球155位大师谈幸福》,是一群顶级大师以“幸福是什么”为话题,将幸福转换成种种话语,或诗情的,或政论的,或哲理的,或故事的,应有尽有,不一而足。这说明表征幸福的元素是多元的,所以英国哲学家罗素说:“参差多态,乃幸福的本源。”然而,没有谁能够提供一个让人能够获得幸福的具体方法。

幸福的反义是痛苦。国学家汤一介先生曾经跟法国一位科学院院士讨论过一个问题:现在的人跟过去的人比较谁更痛苦?是现代人更痛苦还是古代的人更痛苦?他们讨论了很久,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现在的人更痛苦还是过去的人更痛苦。结论是,我们没有生活在过去,所以我们不能了解过去。这等于说,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各自活在自己的“当下”,无法形成比较。其实,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比较(确切地说是攀比)而产生的。如竞赛,亚军的痛苦,是在与冠军的比较中产生的;如分配物质,寡得者的痛苦,是在与多得者的比较中产生的。在世界幸福指数排行榜上,北欧国家是“幸福超级大国”。但丹麦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最新报告却表明,12.3%的北欧受访者感到自己在“挣扎”或“受苦”。为什么?据调查,是因为人们追求幸福的要求在攀升——他们期望能把一切都做好,不能忍受自己的幸福感低于同龄人。

佛教“四圣谛”之“苦谛”认为,人生有八苦,即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及五阴炽盛苦。从佛教的教义来说,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,东方国家的人和西方国家的人,其痛苦是一样的。人生痛苦从何而来呢?佛教“四圣谛”之“集谛”认为,苦果之因,一切众生,无始以来,由贪、嗔、痴等烦恼,造积善恶业因,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。即人生痛苦皆由“贪、嗔、痴”造成,其中由“贪”而生的欲望为甚。《佛遗教经》说:“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。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”说的就是人的欲望会产生痛苦。国学家王国维先生具体描述过这种痛苦过程:人生有欲,欲不得满足即产生痛苦,欲求无限,痛苦亦无限。即使愿望偶尔得以满足,为时也甚暂;况一愿甫圆,十愿已至,仍不免陷于欲望不得满足的痛苦之中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于这种痛苦的描述也十分深刻:原来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,由于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;所以一天不得满足就要痛苦一天。况且没有一次满足是持久的,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次新的追求的起点。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欲壑难填吗?

人生何以幸福?难以给出具体的方法,但形而上的所谓“奥秘”还是有的。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了两门课程,一门是“积极心理学”,一门是“领导心理学”,据说能让人找到幸福、改变人生,“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,都迈着春天一样的脚步”。因为学生们懂得了“幸福的奥秘就在于你的视角、你的理解、你的心态、你的选择”。其实,他们找到的,不是幸福,而是幸福的感觉。事情原来很简单,幸福不过是一种感觉。不觉痛苦的人生,就是幸福人生。

人生何以幸福?原本是一个“人生何以解脱痛苦”的问题,实际也是一个“人生何以获得幸福感”的问题。人生何以解脱痛苦?世出世间的方法各有不同。佛教“四圣谛”之“灭谛”认为,寂灭涅槃,可尽三界结业烦恼,永无生死患累。“道谛”认为,修戒、定、慧可通向涅槃之道。勤修戒定慧,熄灭贪嗔痴,即可“贪欲永尽,瞋恚永尽,愚痴永尽,一切诸烦恼永尽”。所谓“涅槃之道”,就是彻底解脱痛苦之道。世间也有解脱痛苦的应对之道。叔本华给出了三种途径:一是由于艺术而进入“纯观赏状态”,在此一瞬间,一切欲求,也就是一切愿望和忧虑都消除了,就好像是我们已经摆脱了自己,已不是那为了自己的欲求而在认识着的个体。二是经过深创巨痛,意识到一切生命的痛苦,不只是自己的痛苦,而是不可挽回的损失被命运伤到了一定的程度,这时在别的方面就不会再有什么欲求。三是皈依宗教信仰的途径,当一个人获得信仰之后,个体生命之身会出现自愿的公道和仁爱,利己主义就会完全取消,最后就是清心寡欲,获得解脱。这等于说,超越了欲求的人,才能解脱痛苦;认识到痛苦的人,才能解脱痛苦;摆脱欲望的人,才能解脱痛苦。这应该是世间的一种修行,人生的一种境界。或者也可以说,生活的目的并不是追寻幸福,而在于解脱痛苦,解脱痛苦才能让众生殊途同归。

人的幸福感,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判断标准。《佛遗教经》说:“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稳之处。”人生何以获得幸福感?我们常说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,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痛苦?主要源于你的欲望太多。欲望源于什么?源自和他人的比较,或者说是在利己主义驱使下的心理失衡。所以,获得幸福感,内心的平静是一种方式。怎样才能做到不与他人比较?也十分简单,就是知足。这也就是《佛遗教经》说的:“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” 真正的幸福感的获得,即如大乘佛教理念,塑造利他的胸怀会是更好的一种方式。

 

注:金石,祖籍山西晋源,1955年生于太原。文化学者,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理事,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会员,中国伦理学会会员。




上一篇:孙真人救龙子传医方

下一篇:已是最后一篇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