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三之二

2020-08-12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191 学习《格言联壁》十三之二 2020.8.12(农历6.23)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新的开始,又是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我们继续学习格言:“此生不学一可惜,此日闲过二可惜,此身一败三可惜。”昨日学习了第一点,不学习是一件可惜的事情。今天接着学习“三可惜”之二——日日闲过是一件可惜的事情。

 

“此日闲过二可惜。”俗语有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”的比喻,以此形容时间的可贵。毛泽东主席有“多少事,从来急,天地转,光阴迫。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”的诗句,意在告诉我们:做事情不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,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做起,分秒必争

 

在《四十二章经》中,佛陀问弟子:“你认为一个人的生命,有多长的时间呢?”弟子回答:“人的生命有数天的时间。”佛陀说:“你对无常的道理,并没有真正地了解。”

 

佛陀又问另一位弟子,回答:“人的生命并不长,只有一餐饭的时间。”佛陀对这个答案仍不满意。佛陀又问,一位弟子回答:“在呼吸间。”佛陀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,赞许道:“善哉,你才真正明白了生命无常的道理。”

 

明白了生命无常的道理,是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、利用生命,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。我们知道,佛教讲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因果,“欲知过去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未来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既然现在关乎着未来,我们就不能错过当下的努力

 

佛教讲因果,但不是宿命论,而是强调因——缘——果报的道理。积极创造善缘,可以改变命运。


读过《了凡四训》的人都知道,这是一本培植道德、修身治世、很有教育意义的一本书,作者是明代的袁黄。袁黄曾在考科举之前请算命的人推测未来功名,结果一一应验。算命的人说,他将于五十三岁寿终,且无子嗣。袁黄因此认为,命运是不可改变的。


后来他遇见云谷禅师,禅师说:“命由己立,福自己求,祸福无门,唯人自拍招。"袁黄拜倒于地说道:“请师父教我摆脱命数之法。"禅师拿了一本《功过格》递给他,对他说:“每晚将一天的存心行事,反省检点,按格记功过。


袁黄拜别禅师,回到家里,跪在佛前忏悔,立志行于善事。那一天,他将自己的号改为“了凡”。意思是“将凡夫之见,一扫而光,是为了凡。"从那以后,他认真按照禅师所教的方法,守护身口意三业,积极断恶修善。结果不仅未于五十三岁寿终。且生下儿子,并在六十九岁那年写下《了凡四训》,作为给儿子的训示。书中,他以亲身经历,讲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过程。


 

我们只有珍惜了当下的每一时每一刻,不使一日虚度,才算是珍惜时间、珍惜生命,真正珍惜了自己啊

 
可谓:
 

珍惜光阴效先贤,

相信因果要向前。

日日精进不虚度,

把握当下是本钱。

 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三之三

下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三之一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