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五之三

2021-01-21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1.1.21(农历12.9)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之五之三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就《八大人觉经》第一觉悟中的“五阴无我”一句再作简单讨论。

 

何者为“我”?常一不变、自在主宰者为我

 

五阴是什么?五阴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。三界内的五蕴众生都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和合体。所谓物质,在佛法中叫做“色法”,即是色蕴;所谓精神,在佛法里叫做“名法”,即受、想、行、识四蕴。

 

色,是变化、阻碍的意思。因为有形的物体,都是变化无常而有所障碍的,物和物之间遇到有和合性的便相吸,有抵逆性的便相拒,相吸便成,相拒便坏。

 

受,是领纳的意思。知道苦,叫苦受;知道乐,叫乐受;不苦不乐的时候,叫不苦不乐受。还包括眼触所生受,耳触所生受、乃至鼻触、舌触、身触、意触所生受。总名受蕴。

 

想,取像的意思。于诸境缘上取差别相,即执取青、黄、长、短、男、女、怨、亲、苦、乐等相。也包括眼触所生想、耳触所生想,乃至鼻触、舌触、身触、意触所生想。总名想蕴。

 

行,是造作的意思。行蕴是指六思身,即眼触所生思、耳触所生思,乃至鼻触、舌触、身触、意触所生思。

 

识,是了别的意思。如眼识能了别青黄赤白等色,耳识能了别风雨雷电等声,鼻识能了别花草果蔬诸香,舌识能了别酸甜苦辣诸味,身识能了别冷暖软硬等触,意识能了别喜怒哀乐等法。也可以说识蕴包含一切心意识。又含六识身,即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总名识蕴。

 

为何说“五阴无我”?因为五阴(蕴)之中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。华严宗五祖圭峰禅师说:此身本来是由色心和合为相。今推寻分析,色有地、水、火、风;心有受、想、行、识。若皆是我,即成八我。况地大之中,又有众多。比如三百六十根骨头,一一各别;皮毛筋肉、心肝脾肾,各不相是。诸心心所等亦各不同。见不是闻、喜不是怒,展转乃至八万尘劳。既有此众多之物,不知确定哪一个是我?若皆是我,一身之中,就有百千万个我。

 

一说到“无我”,一般人就会疑惑不解甚至恐惧排斥。因为无始劫来,“有我”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众生的心识之中。现在要用佛法把颠倒的知见颠倒过来,也许很难接受。其实,我们若不能照破虚妄的五阴之我,恒常真我又怎么能显现?只有烟消云散,方现朗朗晴空。

 

有这么一则公案:宋朝佛印禅师,一日上堂讲经,听者众多,讲经堂内座无虚席。这时大学士苏东坡居士也来听经,禅师向这位老道友对机锋道:“此间无学士坐处!”苏东坡参禅多年,听禅师这么一说,马上回道:“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?”

 

禅师说:“学士既要老僧四大之身为座,老僧有一问,你若答得出,即将身子给你坐。你若答不出,请将玉带解下来留在此间永镇山门。”苏东坡自信满满,说道:“好说,好说,请问吧。”

 

禅师说:“佛法讲四大本空,五阴无我,请问学士以什么为座?”

 

满腹经纶的大学士,被佛印禅师这么一问,哑口无言,无以对答,只得解下身上的玉带,供养道场。

  

对此公案用心思惟,相信大家会有所领悟的。对于佛法中的法相法术,随着我们慢慢地深入学习,相信大家也会越来越熟悉的。

 

正所谓:

 

菩萨开慧眼,

识得生死因。

五蕴皆空尽,

六根不染尘。

 

最后,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五之四

下一篇:腊八的愿望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