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二之二

2021-02-08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1.2.8(农历12.27)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二之二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昨日我们学习了《八大人觉经》第八觉的前两句,今天继续学习后六句。

 

经文:“发大乘心,普济一切。”

 

“大”是相对小来说的;“乘”是运载的意思。大乘心里面包含了菩提心、大悲心和方便心。对此,太虚大师说:“菩提心为因,大悲心为本,方便心为究竟。”

 

什么是菩提心呢?菩提是梵语,华言为觉,即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菩提的智慧。因为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智慧有深有浅,所以分为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和佛菩提三种。其中,佛菩提是无上究竟的,所以称为无上菩提,即无上正等正觉。发菩提心,通俗讲就是发起“为利有情愿成佛”的心

 

发大悲心,就是发拔除一切众生苦的心。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,常怀悲心,拯救济拔。又因为菩萨知道众生与自己性体不二,于是把众生的苦难看作自己的苦难,把众生的快乐看作自己的快乐。经中所说的“愿代众生,受无量苦”,就是大悲心的体现。

 

发方便心,这是说菩萨用种种方便,以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四摄法来度化众生。因为众生根性不同,所以需要广行权巧方便。经文中的“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”,就是方便心的体现。

 

以上所说的菩提心、大悲心和方便心,集合起来就是大乘心。

 

普济一切”:这是说菩萨不拣择尊卑贵贱、男女老幼,乃至蠢动含灵之类,一切众生悉皆度脱。《大乘起信论》说:“发心尽于未来,化度一切众生,使无有余,皆令究竟无余涅槃。”

 

经文:“愿代众生,受无量苦。”

 

“普代众生受苦”,这是说菩萨修一切功德善法,不是为了自身,而是为了广利群生。正如《普贤行愿品》中所说:“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,所感一切极重苦果,我皆代受。令彼众生悉得解脱,究竟成就无上菩提。”

 

《华严疏钞》里详细说明了“代众生受苦”的七种义

 

一、菩萨只要有代众生受苦的发心和愿望,虽然身不能代,但由于生起悲心的缘故,自身决定获得殊胜的利益,可谓代受。

 

二、菩萨本为利生,求法苦行,已代众生受苦,且能以众生为修道的增上缘,亦名代受。

 

三、菩萨留惑润生(虽然能够取证,但留一些烦恼),与众生一样投生苦报之身,为众生说法,令不造苦因,最终修证因亡果丧,亦名代受。

 

四、若有众生欲造无间地狱等恶业,菩萨教化阻止,但彼众生却不听从菩萨的劝告。菩萨出于悲悯众生之心,令彼不堕地狱的缘故而断其命根。菩萨由此自受恶趣苦报,令彼众生得免无间地狱的大苦,亦名代受。

 

五、菩萨从初发菩提心代众生受苦,到圆满佛果身心自在,常在恶趣救拔众生,亦名代受。

 

六、菩萨代众生受苦的大愿契合于真如自性,而众生所受的苦报也没有离开真如性体,以真如大愿,暗合于依真如而起的苦报,如此融会贯通于事理,亦名代受。

 

七、由于普贤菩萨以法界为身,一切众生从理上讲都是法界内的众生,众生受苦即是菩萨受苦,故名代受。

 

经文:“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。”

 

“毕竟”,就是究竟,“大乐”就是成佛的乐。成了佛,证得无上菩提,也就是证得无上究竟的觉悟。这种觉悟诸法的快乐,没有能超过它的了,所以称为“毕竟大乐。”无上菩提也指佛陀所证得的无上涅槃。这种寂灭之乐,没有在它之上的了,所以叫做“毕竟大乐”。

 

通过学习,我们应当培养这样的知见:虽然自己现前帮助众生的能力有限,但要练习开拓心量,学习菩萨大人所发的大愿,日日熏习,必得受用。就像一位善知识所教导的那样,每日醒来,问问自己能为众生做点什么。积极努力发挥人生的价值,福报功德就会随之增长。

 

正谓:

 

日暖风和已春天,
善愿相续永向前。
菩提路上相提携,
径直极乐莲池畔。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三之一

下一篇: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二之一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