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二之一

2021-02-07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1.2.7(农历12.26)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二之一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的第八觉:“大心普济觉。”


经文:

 

第八觉知,生死炽然,苦恼无量。发大乘心,普济一切,愿代众生,受无量苦,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。

 

根据古德的解释,这段经文分为两层意思:前两句是所觉悟的事相;后六句是相应的对治方法。

 

先看前两句:“生死炽然,苦恼无量。”

 

“生死”,包括三界内的分段生死与三界外的变易生死两种。前者是指六道众生四大所成的色身,具有色形区别与寿命长短等生灭;后者是指声闻、缘觉和菩萨,虽然离开了分段生死,但尚未圆满证得佛的清净法身,因此受生为三界外的变易身,依然有心识的念念相续。此处经文偏指分段生死。

 

“炽然”,原义是火猛烈地燃烧,这里是形容生死如火一样炽然《法华经·譬喻品》中说: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常有生老病死忧患,如是等火,炽然不息。”

 

省庵大师在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说:“我与众生,从旷劫来,常在生死,未得解脱。人间天上,此界他方,出没万端,升沈片刻。俄焉而天,俄焉而人,俄焉而地狱、畜生、饿鬼。”由此可知,众生在六道中头出头没,不能暂停,因此说生死炽然,无有止息。

 

 “苦恼无量。”什么是苦恼呢?“苦”是逼迫义;“恼”指烦恼心神,并令人受诸苦痛,所以说苦恼。

 

佛说,人生有三苦、八苦、无量诸苦

 

三苦指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世人有了生死之身已经够苦,再加上众苦逼迫,简直就是苦上加苦,所以叫做苦苦;坏苦是说因乐境短暂、不能久住而产生的苦;行苦是因诸行无常,迁流不息,令人不得安定而导致的苦。当然也包括生死流转的苦。

 

八苦包括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(由于和所爱的人分离而导致的苦)、怨憎会苦(与憎恶的人相遇而产生的苦)、求不得苦(因所求无法满愿而产生的苦)、五阴炽盛苦(由于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然不息,而产生的乃至无量无边的苦。

 

“恼”分六种,即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和不正见。不正见,展开来说有五法:一身见,固执实我也(执着有一个实实在在的“我”存在)。二边见,偏执我之断常也(执着于“人死如灯灭、一了百了”的断见,以及“人死为人、牛死为牛”的常见)。三邪见,拨无因果之理也(否定因果法则的客观存在)。四见取见,固执自己之恶见也(对于以上三种邪见等固执不舍)。五戒禁见,固执非理之戒禁也(对于外道违背正理的禁戒,执着不舍)。

 

在生活中,苦恼随处可见。网上流传的“踢猫效应”,就是最好的例证:老板因不满员工的表现而骂了员工,员工因为心里不痛快便和妻子吵架。妻子感到很窝火,于是迁怒于旁边玩耍的孩子。孩子也不开心,便踢了沙发上的猫一脚。猫愤怒地冲到街上,刚好过来一辆车,车在躲避猫的时候撞上了旁边的路人……就这样,一个人的苦恼变成了一连串人的苦恼

 

佛陀揭示出“生死炽然,苦恼无量”的世间真相,并不是让大家沉溺在“苦海”中唉声叹气、自怨自艾;也不是让人们沦落在“绝望”中醉生梦死、及时行乐,因为这两种极端只能导向更深层的苦佛教“以慈悲为怀”,它揭示的所有真理,都是为了引导人们超越一切身心痛苦,走向真正的自在安乐

 

可谓:

 

生死炽然苦无量,

淡然面对不慌张。

看破放下拿得起,

乐观向上有担当!

 

最后,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二之二

下一篇:学习《八大人觉经》十一之三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