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

2022-03-30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
2022.3.30(农历2.28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今天我们正式进入《在家备览》宗体篇第一门“戒法”的学习。

备览 第一门 戒法

在这门当中,包含两章内容:通叙戒法和归戒仪轨。

第一章通叙戒法,通括地叙述了有关戒法的内容。

第二章归戒仪轨,具体介绍了三归、五戒以及八关斋戒的作法仪轨。

备览 第一章 通叙戒法


第一章“通叙戒法”,又分为三节:

一、示相彰名:显示戒法之相并彰显戒法的名义。

二、略辨教体:简略地辨别律教的教体。

三、显知由径:通过说明戒法的要义,令学习的人了知步入圣道的途径。

备览 第一节 示相彰名

先来看第一节“示相彰名”,此中又分为两项内容:

一、正示:正式显示戒法之相。

二、杂简:分别料简化制二教(化教与制教)、戒善二法(戒法与善法)、遮性二戒(遮戒与性戒)的不同。

下面,我们来看《备览》所引的《行事钞》《资持记》等文。在此,只取要义来说。

备览 第一项 正示

事钞云:“言戒法者,语法而谈,不局凡圣。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。要令受者信知有此。”

资持释云:“示相中,初标示。直下正明。法虽两通,不能委辩,但从圣论,故云直也。轨成者示法义也。出离道者圣所证也。要下出从圣所以。然此但示法之功力,文不明指何者是法,意令学者思而得之。”

先看《行事钞》的文,大意是:

说到戒法,就法来说,不局于凡夫和圣人,也就是通被于凡夫和圣人。现在直接说明戒法是通向解脱成佛的要道,目的就是为了令受戒的人相信有此“圣法”。

对于《行事钞》的这段文,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

以上钞文主要说明了三点内容:第一点,标示戒法本来通于凡圣;第二点,正式说明现在直接就“圣法”来论。第三点,说明现在依从于“圣法”来讨论的原因。在第二点当中,记文说明:“戒法”虽然通于凡圣,但是现在不能详细讨论,所以只是单就“圣法”来讲,因此钞文用了一个“直”字。

钞文里的“轨成”二字,出示了戒法的力用和意义。“出离道”,指圣人所证之道。《行事钞》的文只显示了法的功能力用,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是法,目的是让学习的人通过思惟,自己找到答案。

备览 事钞续云:“虽复凡圣通有此法,今所受者,就已成而言,名为圣法。”

资持释云:“彰名中,初二句蹑前。今下正示。已成者,初果已上所修三学,名圣道故。今虽在凡,亦名圣法,因中果号也。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 

《行事钞》接着上文说道:虽然凡夫圣人都有此戒法,但现在我们所受的,是就有人已经成就圣道来讲,所以名为“圣法”。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,钞文之所以用了“已成”二字,是因为初果以上的圣人所奉修的戒定慧三学,名为圣道的缘故。对于凡夫来说,所受的戒法也可称为圣法,这便是在因位当中彰显果德。

《资持记》后面的小注说明,以上内容详见《行事钞·资持记》卷第三。

备览 业疏云:“问:人皆知受,所受是何?答:相传解云,受名圣法。由此法故,奉敬守护,净如明珠,能为圣道作基址故。”

济缘释云:“受者虽多,而不自知所受之体。欲警学者,故发是问。答中。云相传者,承古所解。举果目因,以其能通圣道故,复令受者不自轻故。”见业疏记卷十五

《羯磨疏》当中设了这样一对问答:

问:人们都知道受戒,但所受的到底是什么呢? 

回答:相传有古师解释说,所受的名为“圣法”。对于戒法,受戒的人若能如法奉行、恭敬守护,使戒体清净光洁、皎如明珠,就能够为成就圣道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下面,《济缘记》对于《羯磨疏》的文解释说:

受戒的人虽然多,但却不能了知自己所纳受的戒体。南山律祖为了警示后学,特别提出以上问题。疏文中的“相传”二字,说明是相承于古师的观点。之所以用“圣法”这一果号来标指“戒法”,就是因为“戒法”通向于圣道,也是为了令受戒的人不轻视自己的善根,对持戒成佛有信心的缘故。

文后小注说明,以上所引内容详见《羯磨疏﹒济缘记》卷十五。

了解了戒法的殊胜功德,希望大家都能发起广大的菩提心,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安乐,而欢喜受戒、好乐学戒并精进持戒

可谓:

戒为无上菩提本
学者明理须自珍
佛陀慈悲设圣教
众生顶戴当报恩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六

下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