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

2022-03-29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
2022.3.29(农历2.27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 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上周我们简单了解了什么是戒法、戒体、戒行和戒相,今天将进一步通过问答等,来辨别戒法与戒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,以及戒行与戒相的差别。

 
备览 资持云:“问:法之与体,同异云何?答:业疏云,体者戒法所依之本。是则法为能依,体是所依,不可云同。又云,戒体者,所谓纳圣法于心胸,即法是所纳之戒体,据此不可云异。应知言法未必是体,言体其必是法。不即不离,非同非异。
 
济缘云:“问:即法是体,法体何分?答:若望未受,但名为法,体是无情。若加期誓,要缘领纳,依心成业,此法有功乃名为体。如药丸喻。药味各别如戒法也,和合成丸如戒体也。丸非他物,即药成丸。虽异而同,虽同而别。如是知之。”见业疏记卷十六
 
先来看《资持记》当中的问答。在此,我们只说其中的要义。
 
问:怎样辨别戒法与戒体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呢?
 
《羯磨疏》回答:戒体是戒法所依的根本,因此,“戒法”为能依,“戒体”是所依,不可以说二者相同。再者,戒体是在领纳戒法于心的时候所成就的法体,这样看来,也不可以说二者完全不同。要知道,说到戒法未必指戒体,但说到戒体一定有戒法在其中。因此说,二者不即不离,并非完全相同,也不是完全不同。
 
接着来看《济缘记》的文,大意是说:
 
对于戒法和戒体,可以这样来区分:在没有受戒以前,戒法只是纯粹的戒法。但一经受戒人发愿在一定的期限内奉行,并通过授戒仪轨领纳于心,戒法便成了“戒体”。戒体具有防非止恶的作用,这也是受戒的功德利益所在。
 
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,也可以通过一个譬喻来说明。
 
药丸是由多味药和合而成的,每一味药在合成药丸以前,就如“戒法”;合成药丸以后,相当于“戒体”。药丸的体并非其他,而是由一味味药所成就的,因此说,二者虽是两种事物,但体却相同;虽然体同,又有一定的差别。
 
戒法与戒体的关系也是如此,既不能说它们是一,也不能说它们是不相关的两种法。
 
备览 资持云:“问:行相何异?答:三业分之。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
 
补充说明 三业分之者,戒行属意,戒相属身口。行属意者,约能察言,见后戒体门圆教宗能憶能持能防等疏记之文,及戒行门首段钞记之文。相属身口者,见后持犯篇持犯总义门成就章就业明四行文。若尔,何故资持又云,三业造修名行耶。答:彼兼所察言也。

下面,我们来看《资持记》当中的另一个问答:
 
问:戒行与戒相有什么差别呢?
 
答:以身口意三业来区分。
 
《资持记》下面的小字,是弘一律师的补充说明,大意是:说到以身口意三业来区分戒行和戒相,戒行属于意业,戒相属于身口二业。戒行属于意业,这是约能觉察外境的“心”来说的。详细说明,请见宗体篇戒体门依圆教宗明戒体中,能忆能持能防等《羯磨疏》与《济缘记》的文,以及戒行门首段《行事钞》和《资持记》的文。对于戒相属于身口二业的相关说明,可详见持犯篇持犯总义门成就处所章约三业明四行的文。
 
如果说戒行属意,为什么《资持记》当中又说,身口意三业的依戒奉修名为戒行呢?回答:《资持记》当中所说的“三业造修名行”,是兼带所觉察的身口二业来说的,能觉察的意业自然已在其中。
 
弘一律师的这段补充说明,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,身口只是造业的工具而已,心才是根本。因此,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身口,更要注重观照自己的心念,努力做到善用其心,在生活中不断地用戒律来轨范提升自己,以身表率,生增人信。
 
可谓:
 
精进持戒常反省
如镜照面恒自警
识得无我真性现
具大庄严心光明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

下一篇:八自之自新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