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八

2020-12-24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0.12.24(农历11.10)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八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 
我们正在学习的是《无常经》总流通分中的劝修偈。这部分内容共有十二首偈,我们已经学习了前六首——举死苦来警示世人。今天接着学习后六首偈——劝导修行。
 
经文:
 
明眼无过慧,黑暗不过痴,
病不越怨家,大怖无过死。
 
“明眼无过慧”:“明眼”是指一个人有了佛法的智慧,就能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,懂得怎样了脱生死,获得解脱自在。
 
“黑暗不过痴”:如果没有日、月、灯明,世界就会变成黑暗。一个人如果内心无明愚痴,则会在漫漫轮回之中死此生彼,永无出期。可见,愚痴之心,才是最黑暗的世界。
 
《六祖坛经》云:“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灭万年。”众生在六道中轮回,犹如住在不见天日的暗室之中。而佛法的智慧,如同光明,可以驱除黑暗,泯灭众生的愚痴无明
 
“病不越怨家”:根据《涅槃经》所说,所谓病者,能坏一切安稳乐事。譬如雹雨,伤坏谷苗。病就是冤家。又有解释,怨即怨恨、冤仇,引申为怨业。无论是慢性病、急性病、先天的、后天的,追其根源,都是从怨恨、冤仇而来。
 
《涅槃经》记载,佛陀时代,提婆达多教唆阿阇世太子反对佛教,杀害其父频婆娑罗王,篡位当了皇帝。阿阇世王因弑父之罪业感招遍体生疮,痛苦之极,他要医术极高的神医耆婆来疗治。
 
耆婆说:“我虽是神医,但医不好您的病,因为这是由冤业产生的业障病。您可以到佛陀面前发露、忏悔,并痛改前非,以此来化解所造的冤结恶业,这样或许还有希望。”
 
阿阇世王来到佛前,虔诚忏悔业障,佛陀为他开示妙法。自此之后,阿阇世王笃信三宝,依佛所教,布施、持戒,大护佛法,病渐渐地好了。
 
我国唐朝著名高僧悟达国师,也有类似的情况。国师过去世曾是汉景帝时期的重臣袁盎。当时,吴楚七国叛乱,袁盎奏请帝王斩晁错以平众怒。自那以后的十世当中,袁昂皆为高僧,戒律精严;晁错转为恶鬼,虽累世想要报复,都不得成功。一直到唐懿宗时期,悟达国师道德昭著、法缘殊胜,唐懿宗亲临法席赐沉香法座。国师一时生起慢心,晁错才得机会,于是变为国师膝盖上的人面疮
 
这种毒疮眉目口齿俱备,需要用饮食喂养,与人无异。国王遍召天下名医前来医治,却毫无效果。后来得到西域高僧迦诺迦尊者相助,殷重忏悔宿世怨业,并以三昧水洗疮,才得痊愈。因为这个因缘,悟达国师作《慈悲三昧水忏》,教导忏悔之法,化解宿世冤仇
 
接着来看:“大怖无过死。”世间有种种恐怖,比如战争、瘟疫、地震、洪水等等,但最大的恐怖莫过于死亡。众生都有强烈的求生欲,当死亡来临时,都会竭尽全力希望活下来。但事实真相是:死亡本来就没离开我们。
 
人一出生,有一天必然要面对死亡、经历死亡。正如《法句经》所说:“此衰老形骸,病巢而易坏,秽聚必毁灭,有生终必死。”正因如此,佛才出现于世间,为众生揭示老病死的真相。让我们了解无常,珍惜把握人生的光阴,来做最有意义的事业。
 
有言:“谁能念死,决能修行。如是有情,死时无恐。”未死时须念死,至死时方无恐。念死不是消极,而是让我们认识观照无常,珍惜难得的人生。积极开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才不会虚度此生。决定知道有生就有死,且死无定期,因此我们才要精进修行,止恶行善,积极走向解脱成佛。当内心有了智慧光明,到死亡的时候才能坦然面对,无所畏惧。
 
最后,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九之一

下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七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